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

101.12.23寒冬送暖到沿海偏村,關懷水林鄉373戶低收家庭





  水林鄉位於雲林沿海地區,地廣人稀、盛產番薯,是典型的農業鄉鎮,由於工作機會少,人口流失嚴重,以致弱勢家庭經濟狀況很難獲得改善。有感於此,基金會邀請智湛法師率領嘉義講堂的義工朋友們,於1011223日前往水林鄉關懷當地373戶低收家庭,發送白米、泡麵、洗衣粉、沙拉油以及春節禮金,以減輕弱勢家庭的生活負擔。





  活動當天寒流過境,原本預定在戶外搭設帳棚,也因風勢太強而移往室內發放。感謝水燦林國小和水林鄉公所的大力協助,讓基金會能夠順利布置場地,完成發放作業。而基金會所準備的炒麵和羹湯,可以說是寒風中最溫暖、最有感的服務之一,每位遠道而來的鄉親,都人手一碗暖暖身子,為了應付大量的需求,香積組的義工朋友,不停的在寒風中洗菜、煮麵、熬湯,不畏辛苦,精神令人感佩。



  此外基金會還邀請了雲林縣女子燙髮職業工會、中醫師以及推拿師到現場為弱勢朋友服務,幫助弱勢朋友清爽、健康安心過好年。當天來領取物資的多為老人、身心障礙者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六十多歲的潘阿嬤帶著身心障礙的女兒,來到現場用餐、剪髮,不禁令人省思,中年憨兒雖是每個家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,卻也是社會隱藏的問題,沒有謀生能力的中年憨兒,未來不知道何去何從。這位阿嬤無奈地說:「我年紀也大了,不知道還能照顧幾年,還好有像你們這樣的善心團體協助,讓我們母女不致挨餓受凍。」





  另外有位阿公大概是看到豐盛的物資太開心,情緒高亢的高舉雙手大喊:「讚!萬歲!」之類的口號,逗得師父和義工笑開懷。一份物資,兩樣情,有些覺得受人幫助,滿懷羞愧,有些則能樂觀以對。基金會的愛心取之十方、用之十方,著重的是紓解困難、暫度難關,與其心懷羞愧,倒不如坦然接受這份愛心,並把溫暖傳遞出去,創造良善的風氣和社會價值,更能彰顯愛心的可貴。新的一年來臨,盼望景氣好轉,落入貧窮線以下的家庭能夠努力脫貧,重拾正常生活。






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

101.12.16歲末送愛到客家莊,寒冬獻愛心嘉惠美濃區435戶低收家庭



  八點一到美濃區公所前豔陽高照,義工朋友們脫掉外套,挽起袖子,忙著布置會場時,當地民眾就已經來到現場,儘管活動時間還沒到,弱勢朋友還是堅持要在現場等著領取物資。公所社會課長表示:「當地人多務農維生,習慣早起,所以一定會提早到現場等待,否則無法安心。」接待組義工只好先請民眾用茶,其他人員則加緊腳步布置會場。活動當天基金會準備了白米、堅果油、洗衣粉、泡麵、棉被及禮金等豐盛物資,要送給435戶弱勢鄉親。





  當天有位高齡七十多歲的黃奶奶,幫在外地工作的女兒領物資,卻沒有向女兒拿身分證,工作人員只好安排同住附近的鄰居,載著黃奶奶回家拿戶籍謄本,順利地完成驗印手續之後,才讓讓黃奶奶深鎖的眉頭轉為笑容。從這案例可以發現,許多弱勢家庭要負擔的並非只是一個「家」,而是好幾代人的生計,在這物價和失業率都高漲的時代,謀生變得越來越困難,有些是因為家有殘障、罹病者而無法外出工作,有些即便可以外出打零工,薪水也相當微薄,難以維持家中多口的生活所需。不少人因而喪失鬥志,怯於回歸社會生活。透過發放活動,儘管給予的不多,但總是為這些在社會邊緣掙扎的家庭盡一份心力。基金會相信唯有站在協助的立場去幫助他們暫渡難關,弱勢家庭才有機會重新站起來。





  活動當天我們還準備了熱食、點心、麵包等提供給弱勢家庭取用,更邀請了義診、推拿、義剪等專業人士到現場服務弱勢朋友,尤其是身為肢障者的林小姐,儘管行動不方便卻仍從屏東自行騎車到美濃為弱勢朋友服務,貢獻其推拿的專長,幫助許多身體不適的弱勢朋友獲得疼痛的緩解,熱心公益的精神相當令人感佩。其實傳遞溫暖和愛心不是有錢人的權利,凡是願意貢獻一己之力來服務人群者,都是能夠勤於布施,深植福德的善心人士,基金會希望藉著林小姐的付出,鼓勵大家加入傳遞愛心的行列。






  就在活動結束大家還在復原場地時,陸續又來了幾位弱勢家庭要領物資,儘管領物時間早就過了,我們還是把收好的驗印名冊翻出來,完成驗印手續,再趕緊到貨車上把物資裝好拿給弱勢朋友,我們認為既然弱勢朋友都來參予活動,當然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。在大家地努力下,這次冬令濟助的領取率也超過了九成,區長、千佛山福慧寺的義工朋友和所有低收家庭也都相當開心而滿足,許多義工朋友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到助人為樂的感受,生活也充實了許多,沉浸在和樂而溫馨的氣氛裡,相信能夠讓社會更詳和。





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

101.12.09寒冬獻愛心冬令濟助列車第二站,嘉惠台南關廟、歸仁339戶低收家庭






  大環境一年不如一年,落入貧窮線以下的家庭越來越多,漲不停的物價就像壓垮貧困家庭的那根稻草,反映在冬令濟助上,可以發現往常八成的領物率,如今已經高達九成五,許多低收家庭的心態逐漸從「勉強過得去,愛心讓給有需要的人」轉變為「不能放棄任何物資」,可見生活上的確越來越難捱,情非得已之下只好接受社會愛心來維持生計。為減輕弱勢家庭的經濟壓力,基金會結合千佛山菩提寺共同舉辦「寒冬獻愛心活動」,於關廟區旺萊公園設置活動會場,準備白米、關廟麵、堅果油、洗衣粉、泡麵、棉被等豐盛物資和禮金,嘉惠關廟、歸仁區共
339戶低收家庭。





  千佛山家族動員了四十位義工朋友,參予發放物資、布置場地、驗印報到以及準備熱食等服務工作,儘管氣溫驟降,大潭埤湖面冷風陣陣,義工朋友臉上卻是堆滿親切笑容,接待每位前來領取物資的弱勢朋友。很高興的是,千佛山菩提寺住持如念法師也應邀到現場親自招呼弱勢朋友,而且關廟區長盧振義、歸仁區長陳英裕,也趕赴現場與鄉親會面寒喧,與每位弱勢鄉親彷彿是親友般的熟稔,兩區社會課也派員前來支援報到驗印,讓整個報到流程順暢許多。





  除了發放物資之外,還邀請中醫師免費為弱勢朋友診療,也有耳穴按摩師藉著刺激耳朵穴位來促進大家的身體健康,成效相當不錯。免費剪髮的服務也是鄉親特別喜愛的活動之一,兩個小時平均可嘉惠三、四十位弱勢朋友,美髮師不負所望的讓大家頂著清爽髮型滿足的回家。





  午後一點半,來參加活動的鄉親,等不及物資備齊,便趕緊到驗印區報到才安心,直到兩點物資準備妥當,工作人員宣布活動開始,發放區前面馬上出現長達五十公尺的人龍,在義工朋友導引下依序領取物資,直到下午三點左右,人龍才漸漸的變短。整個發放過程,念師父親自將每一份物資遞給弱勢朋友,並邀請每一位鄉親到菩提寺親近佛法,期望能多多接引弱勢朋友開啟智慧,脫離心靈的愁苦。



  兩位區長不停向鄉親表示:「這份物資是千佛山師父們的愛心,要好好謝謝師父。」激發了弱勢朋友感恩惜福之心。為了感謝千佛山長期關懷當地弱勢家庭,兩位區長幾乎全程參予,讓千佛山家族感到備受尊重。此次活動能夠圓滿落幕,可說是集合了所有人無私奉獻的成果,不論是提供服務的一方,或是被服務的弱勢朋友,都能夠互相尊重,滿足所願。若您也想來體驗傳遞愛心的喜悅,千佛山慈善基金會誠摯的邀請善心的您,加入歡喜做慈善的行列:07-3412799



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101.12.08寒冬獻愛心冬令濟助~關懷苓雅、前金1400弱勢家庭


↑今年巡迴到高雄市的苓雅、前金區,關懷1400戶弱勢家庭。


↑寒冬獻愛心系列活動啟動儀式:打敗不景氣。


↑現場安排了許多表演節目喔~


↑豐盛的物資,阿嬤直呼:拿不動了~


↑參加活動的人潮相當踴躍。


↑即使行動不便,阿嬤也視要出來參加活動。


↑小丑哥哥送氣球~


↑高雄市社會局致贈感謝狀。


↑義剪區的美髮師們非常忙碌


↑師父親切叮嚀:禮金要收好喔~


↑多樣得點心飲料,提供給弱勢朋友享用

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101.10.07青年志工服務EQ營



  青年朋友在服務的過程中,最困擾的莫過於「溝通」和「協調」,對內必須整合所有夥伴的聲音,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,對外需要尋求資源,以維持社團營運,在服務當中,還需要傾聽弱勢者的心聲,才能真正照顧到他們的需求,因此基金會特別規劃了「青年志工服務
EQ營」,幫助20位青年志工成為溝通高手。



  老師一上課便問學員:「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好嗎?」「自己的人際關係是否可以更好?」,儘管不是所有學員都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很好,但幾乎所有學員都認為有進步的空間。講師說明人際關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:知道,認識,瞭解,如果只是知道他人的性別、姓名、生日、星座、血型、家裡面有幾個人、老家在那裡、讀過那些學校,充其量不過「知道」某些人。想要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更進一步,就必須觀察對方言行之間所發送出來的訊號,才能真正的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。



  然而想改善人際關係,最主要的是自己能否「改變」,除了觀察並瞭解別人的真實想法之外,自己是否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,去經歷那段痛苦的磨和過程,並找出一個合適的相處之道,而老師也期許大家,課程結束之後,出了基金會門口,多為自己的人際關係改變一些不好的「習慣」。就讀研究所的徐同學就說:「我回家之後,要打電話給許久沒連絡的高中同學。」此話一出,深獲講師讚賞。



  為了讓學員更了解自己的性格,基金會更安排「colors style」人際風格課程,藉著專業的量化測驗,可以看出自己所屬的性格是細膩善感的「藍」、知性分析的「綠」、狂放不羈的「橘」還是謹慎負責的「金」,準確度竟然高達95%。想要順利的跟不同顏色的人溝通,就要改變自己所習慣的講話方式和思考邏輯,才能在服務中,創造多贏的局面。

  課程結束之後,基金會還安排了感恩及回饋的餐會,不但準備了豐盛的餐點,犒賞飢腸轆轆的學員們,也徵求學員展現才藝表演,沒想到現在的青年朋友真的是臥虎藏龍,竟然有笑話表演,也有魔術表演以饗學員,當然,出來表演的同學,可獲得基金會準備的豐盛大禮,讓整個課程在歡樂聲中圓滿落幕。



  這次的課程從規劃到執行,便開放讓青年志工參予,也鼓勵年輕朋友認養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像是整個場地的美化布置,在青年朋友的積極參予下,成效相當不錯。基金會期望在這樣的交流中,提供一個平台讓年輕朋友可以自由的展現自己的專才,並將這股熱情和活力,導引到志願服務的領域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