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101.10.07青年志工服務EQ營



  青年朋友在服務的過程中,最困擾的莫過於「溝通」和「協調」,對內必須整合所有夥伴的聲音,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,對外需要尋求資源,以維持社團營運,在服務當中,還需要傾聽弱勢者的心聲,才能真正照顧到他們的需求,因此基金會特別規劃了「青年志工服務
EQ營」,幫助20位青年志工成為溝通高手。



  老師一上課便問學員:「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好嗎?」「自己的人際關係是否可以更好?」,儘管不是所有學員都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很好,但幾乎所有學員都認為有進步的空間。講師說明人際關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:知道,認識,瞭解,如果只是知道他人的性別、姓名、生日、星座、血型、家裡面有幾個人、老家在那裡、讀過那些學校,充其量不過「知道」某些人。想要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更進一步,就必須觀察對方言行之間所發送出來的訊號,才能真正的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。



  然而想改善人際關係,最主要的是自己能否「改變」,除了觀察並瞭解別人的真實想法之外,自己是否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,去經歷那段痛苦的磨和過程,並找出一個合適的相處之道,而老師也期許大家,課程結束之後,出了基金會門口,多為自己的人際關係改變一些不好的「習慣」。就讀研究所的徐同學就說:「我回家之後,要打電話給許久沒連絡的高中同學。」此話一出,深獲講師讚賞。



  為了讓學員更了解自己的性格,基金會更安排「colors style」人際風格課程,藉著專業的量化測驗,可以看出自己所屬的性格是細膩善感的「藍」、知性分析的「綠」、狂放不羈的「橘」還是謹慎負責的「金」,準確度竟然高達95%。想要順利的跟不同顏色的人溝通,就要改變自己所習慣的講話方式和思考邏輯,才能在服務中,創造多贏的局面。

  課程結束之後,基金會還安排了感恩及回饋的餐會,不但準備了豐盛的餐點,犒賞飢腸轆轆的學員們,也徵求學員展現才藝表演,沒想到現在的青年朋友真的是臥虎藏龍,竟然有笑話表演,也有魔術表演以饗學員,當然,出來表演的同學,可獲得基金會準備的豐盛大禮,讓整個課程在歡樂聲中圓滿落幕。



  這次的課程從規劃到執行,便開放讓青年志工參予,也鼓勵年輕朋友認養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像是整個場地的美化布置,在青年朋友的積極參予下,成效相當不錯。基金會期望在這樣的交流中,提供一個平台讓年輕朋友可以自由的展現自己的專才,並將這股熱情和活力,導引到志願服務的領域上。